(譯者註:本文作者為美國NBA記者Brad Botkin,文中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人們可能很輕易就忘瞭蒙塔-埃利斯在勇士時是多麼優秀,2007年到2012年期間,他可以在聯盟中任何人的防守下完成得分。2005年選秀大會上,剛剛高中畢業的埃利斯在第40順位被選中。在第二個賽季裡,他在那支“我們相信”的勇士獲得瞭首發位置,並在季後賽中擊敗瞭西部第一名達拉斯小牛(現獨行俠),那個賽季他被評為進步最快的球員。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他就是勇士的未來。
三個賽季過後,埃利斯在勇士成長為場均能夠貢獻25.5分的優秀球員,這一數據在當時排在聯盟第6位。而從那時起,他連續三個賽季成為聯盟頂級得分手,但他卻從來沒能入選全明星。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缺點,但在灣區,他深受人們的愛戴。
所以,2012年3月勇士以他為交易主體從雄鹿換來博古特是一筆很大的交易。當時,這被看做是勇士在埃利斯和斯蒂芬-庫裡之間的一個選擇,後者是2009年勇士選中的7號秀。在很多方面,這兩個人的搭檔都存在一定問題。埃利斯甚至曾直言不諱地表示,他懷疑自己和庫裡這兩個得分型後衛能否在後場共存,對此,他說的沒錯。
那個時候,小球打法在聯盟還沒有像現在這樣風靡。庫裡和埃利斯這對後場組合,本應該在防守中投入更多精力,而在進攻端減少自己的角色。老鷹現任總裁兼總經理特拉維斯-施倫克當時是勇士總經理拉裡-萊利的助理,他在接受美國媒體CBS體育采訪時表示:“顯然,庫裡需要發展空間,但這並不是交易的唯一目的。”
“如果你認為關於埃利斯的交易隻是為瞭把球隊交給庫裡,那你就錯瞭。”施倫克說:“我們認為以這兩位球員為後場組合,球隊不能在最高水平的比賽中贏得勝利,這兩個矮小的後衛看起來很難為我們帶來勝利。當然,我們有一種感覺,在這兩者之間,庫裡更適合我們的長期規劃,雖然沒人曾想到他會成為現在這樣的球員,但當時我們認為他絕對是我們可以長期依賴的傢夥。而且埃利斯當時有很好的交易價值,所以我們就做出瞭這樣的操作。”
施倫克繼續說道:“但是這筆交易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需要在中鋒位置上得到一個防守支柱。我們當時正在努力改變球隊的打法,並希望變得更高大、更強硬,而且不僅是想在進攻中擊敗對手。所以,獲得博古特也是這筆交易的一個重要目的。顯然,事後看來,這一切都是為瞭把球隊交給庫裡,但是人們忽略瞭他們在2015年奪冠時博古特的重要性,他改變瞭勇士的防守體系。所以回顧這筆交易,很難講那是為瞭將球隊交給庫裡,還是為瞭獲得一個防守支柱,這兩方面的因素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