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艾伦曾参加了综艺节目《跑男》
北京时间6月23日,中国男篮与澳洲NBL联队热身赛第三场,中国男篮74-86不敌对手,前两场都没有登场足球司理2013的郭艾伦,在这场比赛中出战了24分钟,10投1中得到2分1助攻,此外还有4次失误。
赛后的风云足球频道网友讨论中,不少人都提到了一点:郭艾伦不该参加那些综艺节目,这影响了他的备战状态。那么问题来了,球员在休赛期的时候,他们能不能参加综艺节目?休赛期后的第一场正式比赛状态不好,是否都是综艺节目的锅?
在里约奥运会之后,宫指导曾告诫郭艾伦,“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要赶快脱离网红这个标签。”
三年过去了,郭艾伦还是那个郭艾伦,在“网红”的路上越走越红。
这段时间因为一期跑男的热播,郭艾伦再次被冲上了热搜。
郭艾伦上热搜并不是新鲜事,甚至现在搜索都有一个专门一个词条叫“郭艾伦为什么总上热搜”。大多数时候,郭艾伦登上热搜都和篮球相关,而这次则是完全无关。
郭艾伦一直是CBA球员之中“网红”的代表,这个标签给他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同时也有随之而来的非议和指责。
去年夏天他因为参加了一档篮球综艺节目而陷入舆论旋涡,这一次,质疑声更甚。
关于运动员要不要娱乐化,该不该在成为一个网红,主流的两种观点极端对立。
一方坚持认为体育明星娱乐化就是不务正业,一方则觉得体育明星偶尔被涂上娱乐色彩,这会让运动员形象更丰富。
球员在休赛期参加娱乐活动,广告代言,这本身无可厚非。每个球员的性格不同,有的人喜欢闹,喜欢在公众面前展示秀自己,有的人喜欢静,在比赛之外他们选择低调的隐藏。
这两种生活选择没有对错。实在不克不及说像郭艾伦这样不断出现公众面前,各种娱乐娱乐节目和广告中露脸的球员生活就一定比那些我们无从了解的,低调的球员休赛期生活更糟糕。
这是毫无道理的。
休赛期本身就是给球员自我放松,自我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影响训练,不从事高危活动,如何度过这是球员们的自由。
参加娱乐节目,接代言,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网红,一方面是某些球员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挖掘自身经济价值的一种方式。
能在规定礼貌允许的范围内,谁都想多赚钱,事实效果都是要养妻活儿的成年人。
换个角度来看,本身职业联赛也是一个秀场,在赛场上打球,给球迷奉献精彩的表演,在这个规定的游戏范围内塑造好自己的人设,这本身和娱乐圈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球星适当的娱乐化,这也没有什么不可。
作为大部分时间角色是职业联赛球员的郭艾伦来说,他的人设之中有娱乐的色彩,这也是我们联赛所需要的。
职业联赛并不是应试教育,他不是一个严肃的,完全以结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斗场。
职业联赛是竞技为内核,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赚钱,无论多么刻苦的训练,多么精湛的技艺,多么美妙的励志故事,如果最终无法被包装,被商业化,关注人数寥寥,那这个职业联赛还是失败的。
秀,去尽情的表演,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演绎出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联赛吸引我们的关键点。
就像是NBA联赛中,湖人队这样的豪门球队即使成绩跌入谷底依然会有大批的人买票进场,依然会成为全美转播商的宠儿,因为这里有够精彩的故事。无论场外场内,那些围绕着球星的新闻,管理层的权谋以及和球队的恩怨,这些都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理由。
没有成绩的湖人照样是联盟中最赚钱的球队之一。
我们的联赛正是缺少包装,缺少对那些有特点球员进行充分的宣传和人设定位。如何去造星,怎样才能推出一个优质的偶像,利用每一个球星的特点去书写球迷爱看的故事,这一直是CBA联赛在学习的事。
以竞技体育为内核,适当有一些娱乐化的色彩,这未尝不是商业联赛发展的方向。
当然了,体娱跨界要有一个“度”的问题,适当的增添一些娱乐元素可以让球星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影响力更大,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这项运动。但过度娱乐化就模糊了体娱之间的变节,因为娱乐化而影响了正常训练,荒废了运动员自身的技艺,这是不可取的。
如何把握这个度,既能够在赚取足够多利益的同时,还能平衡舆论,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最重要的是在成为网红同时不影响比赛,用成绩回击质疑,这才是一个出色的运动员网红的素质。
保持竞技的底色,这才是体育最大魅力。如果没有了竞技水准,一切球星的人设就会崩塌,只靠逗贫和颜值,是撑不下去的。
换句话说,如果靠逗贫或者颜值可以撑得起人气,那干脆不如改行当段子手或者成为娱乐明星,那一种名利场比体育圈更有诱惑力,更有钱途。
(跳球)